时间: 2024-07-25 10:43:32 | 作者: 玻璃蒸发皿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020年3月23日是第六十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与水”。去年的今日,山西晚报小记者受邀走进太原市尖草坪区气象局,实地参观气象监测站,学习气象知识。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在太原市尖草坪区气象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小记者活动从现场搬到“线上”,也是热度不减,通过视频的方式,小记者们实现“云参观”,以“无接触式”模式“解锁”了解气象、认知天气的全新途径,足不出户便在“云端”乐享气象科普大餐。
在云端,小记者们跟随气象局的老师“隔空”走进气象观测场,看到了各类的气象观测仪——百叶箱、称重式雨量传感器、能见度仪等观测仪真实地展现在眼前。通过视频与老师的介绍,孩子们了解了这些仪器的能耐,它们齐心合力把每一分钟的气温、气压、空气中水分含量等气象数据通过采集器传送到电脑中。这一些数据利用互联网再传送到上级气象部门,不仅为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服务于当地的农业、交通等部门。孩子们同时学习了常见的天气现象符号,熟悉了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智慧气象。
在云端,小记者们还了解到今年气象日主题是“气候与水”。世界资源研究所2019年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约1/4的人口面临极度缺水危机,地球发出“水警告”。因此,这一主题旨在提醒人们关注新形势下气候与水跟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以更切实有效的行动,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因气候与水密不可分,两者都是可持续发展、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等全球目标的核心。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等自然现象发生的气候驱动因素,对水产生重大影响。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导致气温上升,水蒸发速度加快,造成水循环加快。“从个人看,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节水的行动者。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更要切实防治水污染,留住更多的清水、活水。”小记者陈子涵在“山晚微课堂”后台留言说。
太原市尖草坪区气象局年年都会有气象日开放活动,邀请幼儿园、小学、小记者团的孩子们参观、探索,今年的疫情困住了气象局工作人员的脚步,但是心中的想法并没改变,“还是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发出气象的声音。”
气象局工作人员刘晓洁和记者说,科普视频从筹划到开拍历时半个月完成。从3月初开始,李文杰台长、王俊鹏副局长和刘晓洁组成了三人团队,开始讨论将一些简单的知识做成视频,能让更多在家“上课”的孩子看到,让大家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带来更多乐趣。关于视频内容的取材,也是经过团队多次讨论,要在3分钟内以最直观、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内容不能太繁杂,要通俗易懂,还要有自己的特色。从文案到配音稿,刘晓洁按照主体方案写出初稿,王俊鹏再多次修改,终于定稿。
接下来就是视频的制作,取景、拍摄、配音、剪辑……一步一步做下来,对于拿惯了测量器材、第一次接触短视频的“新手”来说,真是很难。大家刚开始无经验,镜头拍摄没有统一的模式,有些是横向拍,有些是纵向拍,整体合成的视频画面大小不一,视觉效果不理想。甚至,有的拍摄还出现了不稳定的抖动,为了让短视频完美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大家总结经验,一次次跑到观测场补拍视频,一次次不停地尝试,将所有拍摄素材全部达到标准。
素材有了,如何拼装是最后的难题。团队开始在微博、公众号、百度上搜索学习制作短视频的方法,共同合作get新技能,刚休完产假的刘晓洁亲自上阵做起了后期配音的工作。“还好,我上学的时候是广播站的播音员,之前也比较爱玩配音秀,配音方面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程晓洁说道,就这样,3个人的小团队相互配合,完成了云端的气象日首秀。
刘晓洁和记者说,这个3分钟的视频很短,还有很多气象知识和气象工作不能全面展示,今后他们还会采取这种形式,把日常更多的工作常态发出来,让大家更多地去了解气象这个神秘而又奇幻的领域,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最后,她希望远在武汉抗击疫情的人们也能看到这一个视频,为那里的小朋友们带去知识带去快乐。
太原市尖草坪区气象局很重视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尤其在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慢慢的升高的今天,希望在疫情过后,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中小学生,走进气象局,走进观测场,近距离感受气象、了解气象,更深刻体会天气、气候的变化以及号召公众低碳生活的意义,进一步促进大家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此次气象日线上活动,山西晚报小记者俱乐部与太原市尖草坪区气象局共同开展,有利于帮助青少年进一步关注、了解气象知识,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气象工作、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